2017年1月14日,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学院、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央公园开幕。此次大展紧贴芜湖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以“汇聚?融合”为主题,彰显雕塑大展的广度与深度。
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评审合影
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良文,芜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绪文, 芜湖市政协副主席方国华,韩国雕刻家协会会长韩镇燮,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剑平,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教授霍波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书记、副院长龙翔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于小平,美国凤凰城城市文化艺术管理办公室公共艺术总监爱德华?勒博,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长春市城市雕塑规划管理办公室金兴国处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教授委员会主任殷小烽等。
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意义不仅仅是肩负文化担当打造出城市雕塑的学术品牌,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到芜湖城市发展规划之中,把握城市脉搏,聆听市民心声,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曾成钢在开幕式上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雕塑是铸造灵魂的艺术,体现着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雕塑代表着时代的筋骨,以当代文化融入城市,使芜湖赢得“雕塑之城”的美誉。
“汇聚?融合”是聚集力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传承中转化,在学习中创新,既是塑造当代雕塑的姿态与品格,又是从人文艺术交流与彰显时代精神两个层面体现芜湖之魅,与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的芜湖新生活的社会目标融为一体,以创作更多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反映东方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以凝聚全体芜湖人民的共同记忆与精神力量,不断激发新的创造,使芜湖在传承中铸就盛世徽韵,在开放中广迎四海宾朋,在发展中激发生机活力,在共享中实现融汇共赢!